▍雲霄飛車上的總經課
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 Stephen Colbert 最近在節目上,邀請諾貝爾獎得主 Paul Krugman 暢談總體經濟,但訪談的地點不在攝影棚或教室,而是選在雲霄飛車上,Colbert 也用雲霄飛車形容經濟表現的起伏,訪談內容則包含在經濟蕭條時,為何政府要提出(貨幣、財政)刺激方案?以及是否該持有現金或黃金、通膨等議題。另外藉由這個節目,也讓 Krugman 生平第一次乘坐雲霄飛車。
▍Krugman 小簡介
Krugman 出生於 1953 年 2 月 28 日,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及專欄作家,他替紐約時報固定寫專欄 (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),寫過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大眾書籍,包含 1996 年出版《流行國際主義》(Pop Internationalism) 預言 97 亞洲金融風暴,也和 Maurice Obstfeld 合寫著名的國際經濟學教科書, Krugman 的研究領域在國際貿易、地理區域經濟學,也因此在 2008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。
在經濟學課本中,我們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比較利益,因此各國應當專注生產不同的物品,但此情況不符合實際的現況,舉例來說,日本跟美國等先進國家都同時生產汽車和電腦,且互相出口和進口這些產品,並沒有因為比較利益理論而只生產單一產品互相分工。Krugman 解釋此情況是由於規模經濟 (economies of scale) 和技術經驗之累積,使得生產成本降低,再加上消費者對於產品多元性 (diversity) 的偏好,促使廠商生產不同特色品牌及型號的產品,才使現實情況與傳統理論有所出入.
而規模經濟和運輸成本的高低會影響公司考量在何地設廠,這也會影響人們選擇居住地,因此產生像是矽谷(科技)及底特律(汽車)等產業重鎮,並且加速人口移向都市的現象,而在相類似條件的地方,人口愈多會有更好的規模經濟而使生產有效率,因此人們可以領到更好的工資條件,吸引更多移民而壯大其城市。
Krugman 就讀耶魯大學時,他關於石油價格和消費的文章受到經濟學家 William Nordhaus 的賞識和推薦,隨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就讀博士班,並且在 Rudi Dornbusch 的指導下完成關於匯率研究的論文,畢業時僅 24 歲。畢業後分別在耶魯、麻省理工、史丹佛、普林斯頓大學等地任教。
Krugman 曾於 1978 年在耶魯大學任教期間寫過關於銀河貿易理論 (The Theory of Interstellar Trade) 的文章,探討關於利率要如何計算,特別是在物體在星際間移動接近光速的時候,他表示在助理教授期間由於研究十分煩悶,才突發奇想寫出這種天馬行空的研究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r7lwqnPlrg